当前位置: 首页 >> 攀大要闻 >> 正文
攀大要闻
“一带一路”国际中文教育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2022-09-26      文学院      王春梅      点击数:

924-25日,由mg4355线路检测中心和易三仓大学主办、mg4355线路检测中心文学院承办的“一带一路”国际中文教育学术研讨会在mg4355线路检测中心顺利召开。来自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社科院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以及韩国草堂大学、泰国易三仓大学、老挝国立大学等国内外53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和师生代表700余人线上线下参加会议。

开幕式由mg4355线路检测中心党委副书记胥刚主持,mg4355线路检测中心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曙光代表主办单位致欢迎辞。他向与会人员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表示,语言文化交流在当今世界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次研讨会云集国内外100余名语言学和教育学专家学者以及各大高校600余名师生代表,一定会迸发出新的思想火花,产生新的学术成果,有力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取得新的发展。

教育部中外语言文化交流合作中心党委副书记宋永波,著名语言学家、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学博士点创建人、mg4355线路检测中心学术委员会名誉主席马庆株先生为大会致辞;天津师范大学校长、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钟英华等12位专家为大会做主题报告。

本次研讨会围绕推动国际中文教育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文教育发展和学术交流,共举办12场主题报告,收到学术论文106篇。大会围绕教材研究、文化传播与对比研究、实践实证研究、教育教法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语言本体研究设立六个研究小组进行专题交流。

开幕式上,宋永波高度肯定了本次大会的重要意义,指出了国际中文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当前的研究热点,并从建设高素质教师人才队伍、推进数字化发展、推动“中文+职业技能”融合发展、强化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四个方面对持续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事业高质量创新发展提出意见建议。他希望mg4355线路检测中心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持续深化合作交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努力推进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推动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

马庆株先生表示,随着“一带一路”的不断推进,汉语的传播与交流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国际中文教育的任务和使命也更加艰巨。他特别指出,位于川滇结合部的攀枝花,是四川通往东南亚、南亚的最近点和重要交通枢纽,更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节点,在攀枝花举办“一带一路”国际中文教育学术研讨会,适逢其时,恰逢其地;他表示,大会的举办对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希望mg4355线路检测中心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合作,全面推进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发展。

大会期间,12位特邀专家先后作大会主题报告,报告主持人马庆株、曹秀玲、史金生、雷莉对专家的报告进行了一一点评。

天津师范大学校长、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钟英华教授作了题为“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位建设发展和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的专题报告。他从专业名称变化、专业授权点建设、专硕培养规模、博士专业学位建设、重点关注的问题五个方面对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位建设发展做了详细论述和高屋建瓴的前瞻性指导,并重点分析了国际中文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独立类别设置的重大意义、评价体系,以及教育载体设置、职业需求驱动、优势特色塑造、素养能力知识、立德树人成效等五大重点关注问题及对策建议。

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史金生教授就“如何给外国学生讲‘呢’兼谈‘呢’的现场直指功能”分析了“呢”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同意义,同时运用具体事例比较分析“呢”和“了”的不同,对汉语国际教育实践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雷莉教授以“新形势下的国际中文教育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为题,详细分析了中文国际传播面临的巨大机遇与挑战,讲解了我们为什么做、怎么做以及如何转变叙事方式,进一步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对进一步推动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与研究,助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上海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曹秀玲教授就“人类语言的分层与元话语标记”问题,提出元话语标记具有超语法多元性与非他性的特点,对人类语言的分层与元话语标记的研究内容和主要观点进行了归纳、整理,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尚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值得更深入探讨的问题,为相关方向的学习、研究指明了方向。

兰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所所长敏春芳教授就“甘肃河湟地区的语言接触现象”提出中国西北地区引起语言变化的两种主要模式是借用和干扰,总结了甘青河湟方言名词的数范畴和格范畴、副动词、特殊判断句、引语句等的相同与区别,通过跨语言比较在差异中发现语言的共性,归纳语言接触中借用和干扰的机制,为语言接触现象提供了方法支持。

黑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文学院院长殷树林教授以“基于语料库的当前我国立法语言中权属表达研究”为题,围绕立法语言中的权属表达进行了全面阐释,针对现存问题的解决提出建议。

马庆株先生以“一带一路”“一语双文”为主题词,指出将汉语拼音和汉字对立起来的观点是错误的,没有汉语拼音,汉语就无法走向世界,坚持“一语双文”是为了汉语的命运和中华民族的命运。要想实现汉语拼音与汉字的和谐共存、提升汉语的国际地位,必须要有创新思维,不能局限于狭隘的民族主义。马先生还分析了使用拉丁字母来进行拼写与教学的方法、重要性和科学性。

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四川省语言学会会长雷汉卿教授以“《汉语大字典》‘又读’体例商补”为题,结合“又读”“旧又读”含义和案例对《汉语大字典》“又读”标注不当现象结合实例进行详细说明,对字典的编撰、修订及使用极具参考价值。

马来西亚沙巴艺术学院董事局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商务理事会教育委员会副主席杨忠勇教授根据后疫情时代马来西亚的教育状况,提出疫情期间要尽力完善数字化学习平台,促进智慧校园的建设和使用,希望通过数字化平台的发展,创新两国的教育交流形式。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院长、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邵宜教授认为汉教与华教是国际中文教育的“两只翅膀”,解释了国际中文教育的内涵问题和组成问题,从宏观角度探讨了国际中文教育的两个重要领域即华文教育与汉语国际教育,并通过教师认证、人才培养、标准化考试三个方面将两个学科进行了对比,以期推进中文事业的全球发展。

韩国草堂大学博士生导师任振镐教授以“韩国中文教育本土化发展的历程、现状及未来展望”为题进行报告,全面分析了韩国本土中文教育的历史和现状,最后从数字化,信息化等角度提出了韩国中文教育本土化发展的愿望。

泰国易三仓大学Parinun Permpoonsap博士以“英文、中文和数字化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为题,围绕数字化时代的语言发展问题,介绍了易三仓大学双语教学概况、英语和多语发展,为汉语国际推广提供了成功案例。

闭幕式上,马庆株先生对本次大会进行了总结,并就国际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他指出,在为期两天的学术研讨会上,来自5个国家的专家们相聚云端,分享学术成果,在观念碰撞、观点交流中展示了精深的学术思想和广博的学识,为大家呈现出一场异彩纷呈的学术盛宴。他强调,“一带一路”涉及到的范围大、国家多,汉语国际教育要关注所有国家,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情况实事求是采取不同方式开展。他指出,国际中文教育首先要增强民族自信,切实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要热爱中国语言、热心汉语事业,将国际中文教育作为终生事业去奋斗。

胥刚代表学校再次对马庆株先生以及参会的所有专家学者表示衷心感谢,热烈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做客康养胜地攀枝花,研讨学术、交流思想、增进感情,共同推进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

“一带一路”国际中文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掌声中落下帷幕,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摄影/孙肖;编辑/袁双云;审核/曹利华 方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