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载栉风沐雨,薪火相传砥砺奋进;四十载筚路蓝缕,春华秋实玉汝于成。外国语学院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80年渡口教师进修学院英语系,1994年并入攀枝花大学,组建了攀枝花大学外语系;2001年,更名为mg4355线路检测中心外语系;2004年7月,更名为mg4355线路检测中心外国语学院,延续至今。
学院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汇中融西,止于至善”的办院理念,不断优化调整原有学科与专业结构,积极探索特色教学模式,瞄定时代战略发展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职业能力的英语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立以来,6000余名学子在这里得到熏陶培养,携着青春的澎湃力量与蓬勃朝气投身服务社会之中,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一、党建引领凝心聚力促发展
学院坚持党建引领,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明确党委会研究决定、前置研究和政治把关的具体事项,定期召开党委扩大会,推动党建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见得实效,为学院各项事业发展持续提供政治保障。学院创建了“红•绿•蓝”外院先锋工程党建品牌,教工一支部“一二三四”工作法被学校评为优秀支部工作法。
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学校事业发展目标,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党员、教育师生,结合学院特色,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包括“译读党的二十大”、“译”起学“习”等系列教育活动,全覆盖、立体化、浸入式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并取得良好成效。
二、学科专业聚焦特色筑优势
完善优化专业结构体系。学院顺应时代战略发展需求和社会经济需要,结合学院办学特色与发展定位,设有英语、商务英语和翻译3个本科专业,目前在校学生近1000人,与西华大学、江西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承担全校大学外语和留学生汉语教学任务。课程专业建设硕果累累,拥有省级示范课程思政团队1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1个、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9门。省级一流课程2门,校级一流专业2个、应用型示范专业1个、一流课程6门,翻译专业为学校2773硕士点重点建设专业。
创新特色学科教学模式。大学英语系列课程实现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全过程无纸化考试。开设英语、日语、韩语、西班牙语、德语等多类外语语种课程,实行分层分类教学,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外语学习需求,同时开设留学生汉语课程,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了面向全校学生的全过程、全覆盖式大学英语学科竞赛体系。借助FiF口语训练系统、U校园学习平台、优慕课学习平台、批改网英语写作翻译平台等,搭建了全方位的移动英语学习平台,营造了立体化、优质化的英语学习环境,提升了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主性、自觉性,使英语学习更加便捷高效,学生英语水平显著提高。大学外语系列课程的改革创新有力地支撑了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和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
科研探索深耕不辍。学院近五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参研),主持省部级项目17项、市厅级项目97项、横向课题31项,到账经费338万元。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548篇,出版著作(教材、工具书、译著)35部。
合作交流推动队伍建设。学院长期保持与国内外高校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近50%的专任教师有到国外访学或交流学习的经历。
三、人才培养应用为先明方向
探索应用型人才育人模式。学院通过导师制、班主任、专业社团、信息化教学平台构建了立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高度重视教风学风建设,强化学生行为规范,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引导学生强化自我监督管理。学院与地方政府、本地中小学、翻译公司、外贸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开展深度合作,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把握培养方向、遵循培养规律、明确培养目标,共同培养高水平应用型英语专业人才。
拓展技能实训应用场景。学院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将立德树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开辟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建有翻译协会、口语协会等学生社团,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在全国各地建立了80余个实习与就业基地,毕业生主要在党政机关和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英语教育、国际贸易、翻译和管理等工作。近五年学院共有近130名应届毕业生考取国内知名高校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3%以上,多名毕业生到世界各国从事汉语教学与翻译工作。
完善更新教学硬件设施。学院建有语言实验室15间,数字型语言实验室5间、网络语言实验室5间,其中同声传译实验室1间、商务英语实训室1间、外语多功能厅1间、笔译工作坊1间、英语活动中心1个,外语调频广播电台1个,共1011座,实验用房1700㎡,语言实验仪器设备总值500多万元,学院图书情报中心1个,馆藏外文图书资料10000余册。
四、服务地方强化引领添活力
学院以培养符合现代化产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导向,坚持政治引领、需求引领、价值引领,依托有力的学科专业建设基础和雄厚的师资力量,多渠道、多方面开拓社会服务领域,不断提升社会服务层次,主动承接服务地方企事业发展的横向课题,为地方经济发展活动提供高层次语言服务。主动发挥专业优势,学院积极对接攀枝花市中小学英语教育,做好支持服务工作,开展学校校刊审校、成都大运会、国际漂流、石榴节等外语特色志愿者服务。大力开展面向攀枝花市的科研和语言服务工作,致力于更好地满足攀枝花市钒钛产业和康养产业、攀枝花市各企事业单位的对外经济文化交往与合作及三线建设文化旅游的语言交流需求,促进攀西文化资源的传承和保护。
|
与斯旺西大学国际合作处东亚区域负责人对接联合培养项目 |
五、落实“三进”培根铸魂强动力
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进高校、进教材、进课堂(以下简称“三进”)。抓牢“三进”工作开展,明晰外语教育的工作方向和思路,落实英语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使课程思政和“三进”工作有效地融入到学院的学科专业、课程教学、教师发展、人才培养等各个环节,全面保障“三进”工作在我校英语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落地落实,为国家对外话语体系和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提供服务。
奋楫笃行向未来,踵事增华再出发。外国语学院将以“四新建设”为契机,深入“新文科”改革,加强专业内涵建设;聚焦翻译专业硕士点建设,挖掘资源、整合优势,以培养更多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应用型复合人才为己任,积极对接地方产业及各企事业单位对外合作发展的语言交流需求,为我校建设地方应用型一流大学贡献外语力量。
(编辑/郑洪艳;审核/付乔 方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