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攀大要闻 >> 正文
攀大要闻
【攀登四十载】坚持产教融合 服务地方发展
2023-11-10      产教融合部 招就处 科研处            点击数:

学校始终坚持“立根攀西、面向西部、辐射全国”的服务定位,统筹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和服务地方核心任务坚持“立德树人、产教融合、应用为先”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现代文明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全力推动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深化产教融合内涵,增强发展新动能

立足共建共享,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创新协同育人模式,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坚持能力培养主线,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主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职业能力培养。搭建跨专业、跨学院、团队式人才培养平台,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开展校企导师联合授课、联合指导,推进教师激励制度探索,打造高水平校企联合教学团队。

强化需求导向,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立足建设“应用型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紧密结合地方发展需要,按照“整体规划、分类建设、重点突破、梯次推进”的建设思路,制订了“2773”硕士学位授权点培育规划,分层分类推进学科建设。围绕钒钛、康养等重点产业,建设材料类、机械类等协同配套的钒钛+专业集群,管理类、医学类等涉及康养各方面的康养+专业集群。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教育教学改革,实施产教融合示范专业建设,全力打造“一院一特、一院一品”专业建设模式。推动应用型课程建设,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教材编制和课程建设,强化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生产流程、项目开发等产业需求的有效对接。打造人才培养特色订单班,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区域特色发展的深度融合与对接。协同推进创新创业育人体系建设,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耦合与联动。

坚持育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创新开设“方毅·红班”“方毅·钛班”,着力探索政治素养好、学习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立志“扎根基层、建功西部”的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路径,持续升级应用型人才培养体制机制。

共筑合作研发平台,推进协同创新

紧扣区域产业发展,加强科研平台建设。结合国家、省、市发展战略需求,围绕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创新组建了四川省钒钛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国攀西康养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建有国家钒钛检测重点实验室、四川钒钛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国攀西康养研究中心等省级以上钒钛、康养类平台20余个。

致力钒钛资源开发,组建协同创新团队。精准对接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四川5+1”现代产业体系、攀枝花钒钛和康养产业的发展需要,整合资源,创新性组建了全国首家钒钛学院、康养学院,打造钒钛上中下游“3+3”钒钛协同创新重点团队,组建“9+1+1”钒钛卡脖子技术攻关团队。2021年,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厅、科技厅联合成立在川高校钒钛材料协同科创平台,并由四川大学、mg4355线路检测中心、西南交通大学、攀钢集团、攀枝花钢城集团等高校及单位共同建设,重点围绕钒钛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开展联合攻关,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开展科学研究。

改革科技体制机制,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完善科研评价标准,改进学术评价方法,建立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绩效评价体系,激励教师从事科研。改革职称评聘制度,力破“五唯”顽疾,坚持分类评审,强调在技术转移转化和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方面做出成绩的与其他科研成果同等对待。深化科研制度改革,优化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推进“揭榜挂帅”、“包干制”等试点,为教师减负、松绑,激发创新活力。

(三)坚持服务价值引领,助推地方产业发展

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全面推进产教融合。创新构建校企合作67111”新模式,强化与政府、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人力资源、招生就业等6个方面的深度融合,加强与企业在专业共建、课程建设、人才共育、平台共建、团队建设、项目申报、成果转化与应用等7个方面的全面合作。强化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全面了解企业需求,每位博士每年到相关企业进行一个月以上的驻点工作,为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找到“融合点”。

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打造应用型服务队伍。深化职称评审改革,将教师企业实践经历作为职称评审的硬性要求。开展“百名博士进企业,百家企业进高校”工程(双百计划),有计划地选派百名博士(硕士)、教授(副教授)赴地方政府部门、乡镇挂职锻炼,到企业、乡镇参加科技活动。近三年学校累计选100余名博士教师作为学校“高精尖”服务代表进驻企业从事科技研发工作,解决企业技术创新、产品研发、模式调整等难题,为地方发展提供智力、人力服务。有计划地外聘百名企业高管人才或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来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充分发挥企业精英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培养适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系统推进社会服务行动计划。强力推进横向科研项目开发,构建研究、开发、转化全链条服务体系,务实开展知识转移、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等科技创新服务。持续打造包容开放、多元融合的科研、产业、教育和创新创业生态,在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决策咨询与技术升级、资源共享与互惠互利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努力开拓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产业园区深度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坚定产教融合路径,铸就发展新成果

(一)办学层次取得新突破

聚焦申硕攻坚,成果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围绕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硕士学位授权点申报,重点针对博士专教比、师均科研经费等关键短板弱项,全面加强博士师资队伍建设,有效提升纵横向科研项目申报质量,提升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学校于2021年成功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材料与化工、会计获批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办学层次实现新突破。

(二)学科专业实力不断提升

瞄准科技前沿,特色学科专业建设取得新突破。面向钒钛全产业链人才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高标准建设“钒钛+”“康养+”等一批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应用型学科群。构建起以国省一流专业为引领,以“四新”专业建设为重点、以专业认证为抓手的专业建设新格局。“材料科学与工程”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1个、特色专业6个、应用型示范专业5个,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12项,2个专业顺利通过专业认证。

(三)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应用型双创人才培养硕果频出。入选“全国100所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建设高校”、“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学校入选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钒钛先进材料现代产业学院入选四川省首批产业学院。立项大创项目845项,其中国家级99项。获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奖励共计1917项,其中国家级155项。“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国家级奖11项,省级奖76项;实现“挑战杯”竞赛国奖新突破,居四川省同类高校前列。教育教学成果实现重大提升,获得2021年四川省教学成果奖四项,其中特等奖2项、三等奖两项。3门课程入选国家一流课程,36门课程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四川省“课程思项”项目总数达21项。

(四)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取得新成效

攻关“卡脖子”,成效凸显。以“钒钛+”大学科建设有效助推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全产业链发展。承担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全球招标项目7项,项目经费4.655亿元;7个项目入围省科技厅钒钛领域“卡脖子”技术攻关清单,打破多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技术瓶颈。

创新“加速跑”,成果丰硕。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8项,其中二等奖2项;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7项,国家一级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9项;获钒钛领域发明专利授权118件,居全省高校第2位。

聚力“转出去”,效益显著。围绕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结合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需要,积极开展应用技术研究、成果转化和特色智库建设。与龙佰矿业、安宁铁钛、钢城集团等深入开展校企合作,达成合作意愿项目50余项,搭建“钢城集团—mg4355线路检测中心科研协调创新平台”,首批项目资金1000万元。以创新成果有效支撑产业发展,共有283项科研成果实现转化应用或被采纳,科技成果转化收益达到12.7亿元,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校企合作项目推进会

总结产教融合经验,开启发展新征程

加强顶层设计是推动产教融合服务社会的根本保障。加强顶层设计,强化资源统筹整合,完善工作推进机制,达成共识,形成工作合力,为加快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校企合作提供保障。

深化制度改革是实施产教融合服务社会的强大动力。深化人事聘任、绩效分配、职称评审、科研考核等制度改革,将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制度化,调动教师实施产教融合积极性和主动性。

推进校企合作是开展产教融合服务社会的必然路径。校企合作不能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树立“主体共生、资源共享、平台共建、人才共育、发展共赢”的校企合作理念,推进与企业间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深度合作,着力解决真问题,努力培养“实干家”,推动校企业合作实质化、成效化。

强化队伍建设是实现产教融合服务社会的重要手段。强化“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师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打造一支既懂理论又接地气的师资队伍,提升产教融合服务社会实效。

     (编辑/郑洪艳;审核/向国齐 方青松)